青岛捷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可用作防病治病的新型食品

点击次数:1198次     发布时间::2015/9/9 13:52:30

 可用作防病治病的新型食品
黄金大米,食疗

科学家指出:只要对人类DNA稍加全视便可发现,人类与植物、动物、有翅昆虫及软体虫共享无数的基因。

万物之灵的人与其他生命实体在基因上的共享和共同,是转基因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人利用这一技术得以栽培出可用作防病治病的新型食品的前提条件。

在地球这颗星球上的一切生物。万宗同理,万宗同源,真正是千真万确。正如一步著名的科幻电影所描绘,高智慧的外星人(宇宙生物)在第四纪冰川后,到地球上撒了一把“DNA”从此万物生长,生生不息.......

自然生长中的食物,并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野生番茄的果实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有害生物碱(番茄素)。经过长年培育,现在食用的番茄很少含有这种物质了,即使如此,仍含有微量番茄素。

除了番茄外,许多食物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油菜和卷心菜含有的前甲状腺肿素,可引起甲状腺肥大。许多食品中含有的维生素A,为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但一旦过量摄入,又可导致剧烈头痛和皮炎。作为主食的大米、麦子等谷物,含有微量有害物质,米糠中的植物钙镁,会阻碍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

十五中的大多数有害物质,可通过加热或加工后消除。而转基因农作物,除保持原作物的长处外,还可消除其有害物质。如番茄,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改造它的基因,使它在藤上留更长时间,其糖分、算分得以更好地形成,口味也更好,置于番茄素之类有害物质可以彻底清除。经过基因技术栽培,番茄已成为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世界上第一种正式上市的基因工程食品。

食品有多种功能。第一功能代表食品的营养功能。第二功能代表食品的食感功能,即食品的色、香、味、形给予人们视、嗅、味等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效应。而第三功能是指食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即指那些所增强体制的食品,可防止疾病的食品,恢复健康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

民以食为天,灿烂的食文化、悠久的食疗历史,给中国人民以无穷的享受。而21世纪即将蓬勃兴起的基因食品,又给世界人民在日趋重视食疗的今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研制基因食品,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所含的一些具有生理活性功能的物质,被人体摄入后,对人体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或延缓衰老等有极大好处。如母亲初乳中含有面议球蛋白,这是母体为婴儿提供的抗体,可增加婴儿的免疫力,所以初乳一定要喂给婴儿吃。如将大豆中提取的低聚糖(水溶性食物纤维)加入饮料中,可预防大肠癌、糖尿病和清除大肠内积聚的有害物质。

世界各国对发展功能形式平极为重视,吧功能性食品作为21世纪食品发展的方向。其中,日本对功能性食品开发最为积极和活跃。他们讲视频中的功能性成分如食物纤维素、血红素铁、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加到饮料、冰淇淋、面包、饼干等饮食中取,广泛销售于国内外市场。

功能性食品生产作为一种新兴工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异军突起。

功能性食物本身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现在余液老板有这样一段广告词:”吃鱼的孩童更聪明,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男士更健壮、吃鱼的民族更兴旺。”乍一听,似乎太夸张。其实,此话是有科学依据的,鱼类中含有功能成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人的大脑发育和发展受不了DH,生命的激活少不了DHA),人的大脑发育和发展少不了DHA,生命的激活少不了DHA。经常吃鱼的儿童比肉食为主的儿童的确智商要高些,孕妇多吃鱼类对日后孩子的发育也很有益处。

我们要努力发展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的功能性成分。这可以与对事物进行转基因处理而增强食物的功能性成份同步而行。两者看来是缺一不可。

瑞士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种新的水稻,这种水稻有助于解决因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使命及其他健康问题。由于这种水稻带有β胡萝卜素的色泽,故被世人称之为:“金稻米”。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3中基因植入水稻种,时期含有可在人体中转换为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因这项研究的复杂性,他被生物学家们为“技术上的壮举”。

据估计,全世界有1.24亿儿童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不能由自身合成,必须通过外来食物的摄入而获得(如多种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东南亚每年有25万儿童因维生素A缺乏而失明。科学家说,转基因“金稻米”的问世,至少每年可救活200万人。

人体有许多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A在稻米中含量较少,而全世界几乎有一半人长年食用稻米。尽管水稻种含有一些天然胡萝卜素,但在加工过程中大多数流失了,经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金稻米”、其胡萝卜素大量存在于种子内,也就是存在于人们使用的大米中。“金稻米”的问世对改善几十亿人口的健康状况,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因为许多中传染病至今还在地球上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集中预防传染病的各种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牛痘、三联菌苗(预防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等。大多数婴幼儿在接种这些疫苗时,都是哭着挨打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将普通的水果、蔬菜或农作物改造成能有效预防疾病的疫苗,到那时候,对某种疾病的预防,不就变得十分简单而轻松了吗?人们只要吃一个番茄、苹果或一碟冷盘、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成功地吧两种不同生物的基因,通过“剪裁”和“拼接”,组成具有两种生物性转的生物,首创DNA重组技术。利用这种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也把细菌和病毒的抗原基因裁下来,载介导植物中取,改变植物的基因组成,使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能。当这些植物被人食入后,人体内就可产生相应的抗体,达到防病的目的。

细菌生物学家米奇·海因培育出了一种可以防止霍乱的苜蓿苗。他将霍乱的抗原基因切下来,导入到苜蓿苗中。当人们使用了这些苜蓿苗以后,就可以获得霍乱的免疫力,有效地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儿童的生命。

此外,科学家们正在试验,利用香蕉携带乙肝抗原做疫苗,来预防乙肝。培养可以防龋齿的烟草,使龋齿绝迹。培育防治白喉的土豆,人们只要使用一盘美味的炒土豆,就可免受这种顽疾之害。

科学家是最富于想象力的。他们甚至设想;如果把疫苗移植到各种花卉中,便可制成防疫香水;移植到奶牛身上,便可生产放置痢疾的牛奶;移植到西红柿中,便可制成防止肠胃炎的西红柿;移植到菠萝中,便可制成防止肝炎的菠萝。。。。。。

想象,通过努力,有些真的可以变成现实。相信使水果和蔬菜变成防病治病的新型疫苗的日子,终有一天回到来。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18754289606、15288986320

Q      Q:779691980/632655427/1489793845

传    真:

地    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青大工业园韩海路